中国服饰网 - 服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要闻动态 | 国际资讯 | 品牌动态 | 企业信息 | 院校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服装知识 | 缝纫机械 | 服装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精彩饰界 > 八闽文脉·创造 | 惠安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U.biz | 商业搜索

八闽文脉·创造 | 惠安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信息来源:iooaoo.com   时间: 2023-04-12  浏览次数:6

惠安女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是汉民族服饰中颇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image.png

惠安女采茶(惠女风情园 供图)

在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惠安女服饰不断演变形成其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2006年5月,惠安女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

当落日余晖洒落海面,一群惠安女挑着赶海的渔获行走在金色的沙滩上,阵阵海风吹动着她们印花的头巾和宽大的裤管,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这风情旖旎的一幕所吸引。

image.png

崇武、山霞地区惠安女(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缘何知道是惠安女?那一身装扮,就是答案。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是惠安女服饰的典型搭配。

要说“奇”,还得提一提当地流传的一句民谣: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众所周知,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都是互相矛盾的。集“矛盾”于一身的惠安女服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封建头”——总是用花头巾和黄斗笠严严实实地包裹面部,仅露出五官,似乎有些保守。

“民主肚”——腰、腹部衣服较短,展现新女性美。

“节约衣”——上衣短小至腰部,袖口收紧到小臂的中部。

“浪费裤”——下装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与上装形成鲜明对比。

如此设计,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过去,惠安女经常在海边劳作,斗笠既可以遮阳防晒,还可以避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沙、御寒保暖;短上衣和短袖口不易被海水打湿,干活方便利索;宽裤便于涉海,打湿了也容易风干。

惠安女服饰不仅承载了“惠女精神”,诠释了劳动产生美、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意蕴。

金黄色的斗笠和金色的沙滩相协调,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服饰和天空、海洋融为一体,裤子的皱褶宛如大海的波浪……可以说,惠安女服饰兼具了美观性、实用性。

地域流派与发展变迁

惠安女服饰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提炼对比各种民族服饰的元素,试图解读出惠安女服饰的起源过程。

但人们惊讶地发现,惠安女服饰简直就是一个“万花筒”——既有彝族的元素,如百褶裙、绣花翘头鞋、帽子、挎包、手镯、手环;也有苗族的元素,可从风俗及“蝴蝶”图腾崇拜里找出例证;还有傣族的元素,如短衣、竹帽、腰饰;兼有瑶族的元素,如纹样等。

image.png

崇武、山霞地区头饰(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image.png

小岞、净峰地区领链(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image.png

小岞、净峰地区银手环(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由于没有明确清晰的文字史料记载,虽有一些人著书立说,但因缺少证据,难以形成定论,惠安女服饰的起源始终是一个谜。

惠安女服饰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到了明末清初,又有较明显的变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惠安女服饰的色彩变化达到鼎盛时期。

惠安女服饰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沿海一带的崇武、山霞、小岞、净峰四个镇。从整体风格上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崇武、山霞流派和小岞、净峰流派。

细看之下,崇武、山霞的斗笠顶端是圆锥状的,帽檐左右两端各镶嵌三朵鲜花,顶端缝着四片红色小三角,而小岞、净峰的斗笠顶端是球状的,整体没有什么装饰;崇武、山霞的头巾多为白底绿花或绿(蓝)底白花,而小岞、净峰的头巾以粉红碎花为主;崇武、山霞的宽筒裤多为黑色,而小岞、净峰的宽筒裤多为蓝色。

image.png

青春花正艳(张剑雄 摄)

除了地域空间的分布差异,两个流派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变化。

譬如,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以接袖衫为主,新娘在新婚之夜会提起长袖以遮掩一脸羞红;小岞、净峰的妇女上衣主要穿大衭衫。

20世纪30至5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改穿缀做衫;小岞、净峰的妇女大衭衫的长度逐渐缩短到臀部,袖口稍缩,领高1寸。

20世纪50至8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则为节约衫,衣长仅至脐位,衣袖长仅小臂的一半;小岞、净峰的妇女上衣的长度已不过脐,袖口缩到4寸。

惠安女服饰的演变,也伴随着历史的变迁。

像银腰链,最初是男人的腰带。50年代后,男人穿中山装,银腰链成为女人专用,银腰链形状如船上的锚链,寄托了惠安女对讨海亲人的思念。现在银腰链是婚前夫家送给女子的聘礼之一,是惠安女已婚的象征。崇武、山霞地区的银腰链后面有下摆;小岞、净峰地区的银腰链则没有。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惠安女服饰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一种极具区域特征的服饰文化现象。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女服饰既保留传统服饰的精髓,又适应着时代的变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得益于一代代惠安女服饰制作艺人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几十年来,老艺人詹国平不仅在一针一线中练就了纯熟的手艺,而且还收藏展示了清末至今所流行的惠安女服饰及头巾绣品、饰物等,数量近四百件。

image.png

惠安女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詹国平(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他还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以绣品展示、手工制作等方式,唤起孩子们对惠女服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老一辈的传承人往“旧”里做文章,新一代的传承人从“新”里找门路。

“穿”就是对传统服饰最好的传承。传承人李丽英致力于推广“改良版”惠安女服饰,寻求惠安女服饰与现代服饰之间的结合点,让年轻一代的惠安女更愿意穿着。

土生土长的惠安女曾梅霞,凭着一腔热爱创办了惠安女民俗风情园,让游客穿着惠安女服饰参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活动。她组建了一支惠安女模特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画家和摄影师前来采风创作,身着惠安女服饰的惠安女成为了画纸上、镜头里最美的风景。

她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留形还是留魂,循规还是越矩,内慧还是外秀,都是匠心驱使,也都是惠安女服饰传承的有益探索。正是有了众多传承人的守正创新,惠安女服饰才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中绽放异彩,在匠心传承下继往开来。

(来源:中共惠安县委宣传部 惠安县文联 惠安县文旅局 惠安县文化馆 惠安县融媒体中心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