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网 - 服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要闻动态 | 国际资讯 | 品牌动态 | 企业信息 | 院校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服装知识 | 缝纫机械 | 服装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童装资讯 > 山西农民大姐做虎头幼儿服饰,精美漂亮,南方客人买下当藏品
N.biz | 商业搜索

山西农民大姐做虎头幼儿服饰,精美漂亮,南方客人买下当藏品

信息来源:iooaoo.com   时间: 2023-03-24  浏览次数:23

  图片上这个造型精美的图案,它不是工艺品其实就是一件幼儿服上的饰品,原本在晋南农村属于生活用品的服饰却被美国人和南方的客人当做民间艺术品而收藏,说起来您也许会大吃一惊,其实这确实实实在在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农村的事情,它出自一位巧手农民大姐之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她和她的巧手作品的故事。

  近日,摄影师慕名前往盐湖区乔阳村专程拜访了这位巧手大姐,她的名字叫吉巧慧,名人巧妇在村子里自然极其好寻,早上10点多钟我们走进了她的家,吉大姐满脸困倦的坐在缝衣机旁正在干活,她对我们说:“春节期间的那泼“羊”搞得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身体还是有点困乏,原本是想休息休息,可是前段时间接了河南一个客人的订货,好长时间没有给人家完成,做人这信誉要紧,只要挤出时间给人家加工好。”

  听大姐这样讲完,我们便打退堂鼓,善良的大姐听说我们远道而来,便起身拦着了我们,愿意让我们拍摄她的故事。

  大姐说她从小就跟上家里的老人学做传统服装,学校毕业后就自立门户在村子里支起了裁缝摊,成家之后还是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她对裁缝这个行业的热爱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到现在算起来最少也有三四十年了,以前是给大人小孩做衣服,随着社会发展手工裁缝慢慢走向没路,可是她不甘心,幸好还有一手会做传统小孩服装的老手艺,20年前她便调整了方向,专心开始做纯面的手工婴幼儿服饰,执着的她便一直走到了今天,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算是个成功者。

  “我现在主要是做婴幼儿服饰,都是传统手工制作,以‘虎头’饰品为主,主要有小孩满月服,斗篷,披风,马甲,兼做帽子,童鞋,这些服饰上都保留了传统的‘眉眼’绣品,基本上都以老虎头的图案为主,因为咱当地人有个习惯,就是老虎崇拜,家里添了人口,就希望孩子长得虎头虎脑,长大虎虎生风,寓意孩子健健康康有个好身体。”

  吉大姐一边低头做着一个披风上的虎头帽,一边给我们介绍着自己的情况。

  我们在吉大姐旁边看到两件连脚红色小棉裤,这是她这次给河南客人定做的婴儿服饰,上边依旧保留了晋南风格,扎上了小老虎的造型,她说这是一两个月孩子穿的,上衣和裤子一直到鞋子都连接在一起,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样式,婴儿穿上非常舒服,并且有好寓意,这是她的主打产品之一,现在人很少有人会做,当然也是她的畅销货之一。

  前段时间吉大姐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批了下来,这是她近期最高兴的事情,她对我们说:“目前在当地就是我一个人在坚守这个老行当,前几年市里组织我们非遗传承人到山西大学进修研习,几十个女手工艺人大都是刺绣和布艺,只有我一个人做婴幼儿服饰,咱们运城的婴幼儿服饰在全国都很少见,特别是有一套自己形成的技法,外地人做不来,我在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把裤子的剪样给了她们,都做不来,怀疑不是裤样,直到我亲手教了她们,大家才相信。”

  说到吉大姐这里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自豪的表情,“所以说咱运城的服饰手艺自成一家,做出来的产品当然也是独具特色,以前我常常参加各级政府举行的展览会,把咱们的婴幼儿服饰带到很多地方,只要以上展会别人就认识这是运城的小孩服装,我的名气就是这样起来的。”

  大姐展示一套儿童虎头套装

  现在吉大姐加工的婴幼儿服饰上的老虎头就是标配或者叫标志性头饰,她说扎这个最费时间,她这人就是好学习喜欢钻研,当年跟上奶奶和妈妈学了一些技法,后来自己不满足,特意拜在了当地一个有名的老奶奶门下,老人家把她的手艺传给了自己,后来自己又独创了一些,目前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成人虎头马甲

  “这是我自己独创的成人虎头马甲,大孩子都能穿,逢年过节穿上不但有虎气,而且还喜庆,非常契合节日气氛,深受男孩子们的喜欢,过年前在网上就卖了不少,虎头服饰一般是不分男女的,男孩子女孩子都可以穿,这个样式就是特意为年轻人推出的产品,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老传统的图案,我就按照他们的要求特意加工制作的,既保留了传统又有了创新。”

  男孩子专用黄色披风

  大姐的创新在于不脱离传统,她手上拿的是一件儿童披风,她告诉我们说以前的小孩是用“xue”子,同样都是小孩披身用的,它和披风的区别在于,“xue”子做的是直筒,披风呈裙子状,相比之下披风更加漂亮实用,加上自己创新制作的虎头造型,就更加美观了。

  大姐展示的抱被

  吉大姐的产品精美绝伦,实用美观,很受市场认可,其产品多年一直销往全国各地,她说自己的产品不但受当地人喜欢,而且受南方人喜爱,北方人买产品大多就是直接穿,可是南方人买回家就是为收藏,自己也没有想到做的服饰竟然成了收藏品,让人高兴地是外国人也找上了门,前年就有一对美国夫妻从北京来,专程上她家买了10多件幼儿服饰,说是要回国当礼品送给亲朋。

  大姐在村里成立了一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五六个同龄人一起来做服饰,她说这个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就是你看会了也不一定能做好,作为自己的牌子货要特别注意质量,从选料上一直保持纯棉织品的风格,棉衣里边用的是棉花,扎“眉眼”虎头一个一个自己都要上手,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精工细作,保持自己的风格。

  几十年下来干一行也是相当辛苦,经常是大姐一个人在家里默默地干着,可是说陪伴她的就是寂寞。

  最后大姐告诉我们说:“我们村委会对我的事业也非常支持,特意给我的合作社批了一块地,我今年想把它建起来,在这里带动更多的农村姐妹共同致富,老一辈的手艺传给了自己,不能把它失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这是我今生的追求。”

  吉大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能把自己的爱好干成事业相当不易,她传承祖先留下的婴幼儿服饰手艺,源于血液里流淌的传统基因,能把服装做成工艺品,那是她40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您说是不是啊?【想看到更多百姓的故事请点击关注】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