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纤维服饰蕉布类!
蕉布来自蕉类植物的莲皮纤维,而蕉类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欢湿热的气候和疏松且深厚的土层。由于蕉类适应的生长环境在北讳30度以南地区,因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两广、云南、福建等地,同时也决定了蕉布的生产也是仅有可能在上述地区,主要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将蕉类的莲皮纤维用,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此区域的人们,也因为蕉类植物生长速度快,纤维产量高,便于就地取材,同时也具有清凉离汗、重量轻的特点,比较适合在当地湿热的气候下穿着使用,所以焦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广一带比较普遍。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杨孕《异物志》就记载了交广地区色蕉莲皮纤维的加工及利用:“色蕉茎如芋,取镬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緒絡,则今交祉葛也。……其内心如蒜鹤头生,大如合梓因为实房,著其心齐。一房有数十枚。其实皮赤如火,剖之中黑,剥其皮,食其肉,如抬蜜食之四五枚可饱,而余 味犹在齿牙间,一名甘蕉,”据考证,《异物志》所说的色蒸,即是甘蒸,是现在所称的香焦(M. paradisiacal L. var. sapientum 0. Ktze),而不同于现在所称的色蕉(Musabajoo sieb et Zucc)。因为两者很相象,古人常指为同一植物。《南方草木状》记载:“甘蕉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余”,“牛乳蕉……其莲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練络,谓之蕉葛。”这种蕉布,也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歌咏的,“蕉叶题诗咏,蕉丝著服轻”。《广志》载"'色蕉,一曰色宜或曰甘蕉,莲如荷芋,重皮相裹,大如盂斗。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子长六七寸、四五寸、二三寸,生为行列,两两共对,若相抱形。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萄,甜而脆,亦饱人。其根大如芋魁,大一石,青色。其莲解散如丝辑,以为葛,谓之`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赤色也。出交祉、建安”。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交广地区的异物记载,都提到甘蕉植株的莲皮纤维可以用来纺织,被称为“蒸葛”,其加工方法既有放在铁锅中利用沸水脱胶和去杂质,也有通过灰水腐蚀来脱胶的,后者不但能加速脱胶过程,并且会起到漂白的作用,使色蕉的茎皮纤维更加牢固柔軔、有光泽。由于在魏晋南北朝时生产工艺提高,蕉布以其适合夏天服用,到唐代时,甚至成为岭南地区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贡,《通典》中提到“长乐郡贡蕉布二十匹”(今福建福州)、建安郡贡蕉布二十疋(今福建建瓶)、“新兴郡贡蕉布五疋今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始安郡,贡蕉布十端”(今广西桂林)、“安南都护府贡蕉布十端”(今越南)等。
蕉类为交广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其纤维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分析,认为不仅具有与麻类纤维相同的优点,即“强度高,伸长小,吸湿放湿快,纤维粗硬……服用卫生性能良好”等优点,还光泽度高、吸湿性能很好。正是这些特点,非常适合生活在交广、福建这些地处亚热带一热带区域的人们,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今二广闽中川蜀皆有,而闽广者极甘美可啖,他处虽多而作花者亦少,近时中州种之甚盛皆色蕉也。其类亦多有子者名甘蕉。…其实亦有青黄别之品类亦多最甘美,爆干可寄远,北土得之以为珍果,其基解散如丝,闽人以灰汤练治纺织为布谓之蕉葛所以直到明清时期,蕉布仍然在当地的布料生产中占有相当主要的地位:“粤为国,土人多种之,根供疏实耳,丝以为布,故曰衣蕉食蕉也。” 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就特别提到蕉布:“蕉类不一,其可为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种,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纯灰水,漂擗令干,乃绩为布。
本蕉也而曰蕉麻,以其为用如麻,故葛亦曰葛麻也。广人颇重蕉布。出高要宝查、广利等村者尤美。每当墟日,土人多负蕉身卖之。长乐亦多蕉布,所畜蚕,惟取其丝以讳蕉及葛,不为纲也。網则以天蚕食乌桕叶者织之。史称粤多果布之凑,然亦夏布若蕉葛芒麻之属耳。冬布多至自吴、楚。松江之梭布,咸宁之大布,估人络绎而来,与绵花皆为正货。粤地所种吉贝,不足以供十郡之用也。蕉布与黄麻布为岭外所重,常以冬布相易。”此外,明代时福建地区也出产蕉类纤维织品,宋应星在《天工 物》提到了 “蕉纱”:“乃闽中取色焦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蕉布、蕉纱除了在当地是非常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