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网 - 服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要闻动态 | 国际资讯 | 品牌动态 | 企业信息 | 院校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服装知识 | 缝纫机械 | 服装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F.biz | 商业搜索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信息来源:iooaoo.com   时间: 2019-07-06  浏览次数:210

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衣服。但为了生存,很早就会使用树叶、草葛之类的现成物品来遮挡身体。防风雨、挡烈日,应该还有一定的防备虫蚁、蛇鼠的功能。还有一种更先进点的,就是用打到猎物的毛皮(未经过加工)罩在身上,用来扮成动物,用以接近或恐吓猎物,达到更好狩猎的目的。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后来发现这东西能取暖,于是“衣毛而冒皮”(《后汉书·舆服志》),就是逐渐用动物毛皮来覆盖身体了。

只是未经加工的兽皮、树叶之类的直接扣在身上,毕竟多数不合适,于是慢慢的就出现相应的工具了。从很多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来看,当时用野兽骨头做的针、锥子等工具雏形,已经很有实用价值了。

不但有衣服,还有饰品。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很多用石头、野兽牙齿、鱼骨头、贝壳等或打磨、或钻孔等方法制作的装饰品。在当时应该是很珍贵的东西了,更多是用于祭祀或庆典等场合。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伏羲氏化蚕桑为繐帛”以及黄帝的妻子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就懂得养蚕缫丝的方法。商纣王曾赏赐给宫女大量丝织品,说明在殷商时期,养蚕取丝已经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了。

衣服的样式也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最早北方的人们为了御寒,基本上是把一整张兽皮当中掏个洞,让脑袋从洞中钻出来,就像后来的蓑衣斗篷之类。而南方没那么冷,人们试着用一块布把下半身围住,就像简单的筒裙。再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拥有了男女之别,羞耻之心,于是对衣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更加贴身、合理的上衣下衣也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而最早顶在头上防晒避雨的兽皮或树叶,逐渐发展成帽子。裹在脚上防寒、抵御路面的兽皮或树皮慢慢变成了鞋子。

进入夏商时代,开始有了冠服制度。衣服不光是用来取暖遮羞,还能显示出主人身份。到了周朝,对着装的要求在《周礼》中被严格规定,从而使阶级的区分一目了然。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战国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大飞跃,让服装从注重礼教向更注重实用性迈出了一大步。

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服饰有几次较大的变革。除上面所说的“胡服骑射”以外,南北朝时期、辽金元时期都是因为少数民族进驻中原地区,使得当时的中原服饰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少数民族服装风格。而其中唐朝是个特例,盛唐时期的开放程度在整个中华封建王朝中是极为罕见的。它是主动吸收了周围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法服”(礼服)、“常服”(日常正装)并行,而且有了“品色衣”的制度。尤其是唐朝贵妇,以“薄透露”为主要特点的女装,在整个封建社会绝无仅有。

中国历史中,服饰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过来的,是否有明确的线索

明朝虽然一建立就下令禁止“胡服”,但到了清朝又完全变了样子。所以纵观几千年中国服饰发展,虽然样式千变万化,但主线只有两条:一条是不断发展的衣冠制度,另一条就是“汉服”与“胡服”的不断对抗与融合。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