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一词已是现代社会全世界潮流的代名词。本意就是指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一时的崇尚,“尚”是指一种高度、品味和气度。
纵观元朝时期的服饰,蒙古族男女都有独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时尚”首选。
提及女性的最爱,自然便是罟罟冠。
罟罟冠的汉语写法有罟罟、顾姑、罟姑、固姑、固顾、罟最、括罟、故姑、囿姑等10多种,是蒙汗时期及元代蒙古贵族妇女的独特冠制。在中国历代服饰中,这种冠制绝无仅有,反映了元代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和风尚。
罟罟冠并不是一顶普普通通的帽子,它还具有实用价值,比如防寒、遮日、挡风等,最主要的功能是当时已婚女性的一个标志,早期采用的材料以蒙古土产的桦树皮、柳条、毡、野鸭、鹤等的羽毛之类为主。
元仁宗皇后
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明确描写罟罟冠的是《蒙古秘史》。据说在成吉思汗九岁时,他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族人抛弃了铁木真母子。书中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了当时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坚强意志和努力生存下去的决心:“诃额仑夫人生得贤能,抚育其幼子每也,紧系其固姑冠,严束其衣短带,奔波于斡难上下,拾彼杜梨、稠梨,日夜糊其口焉。”
据清朝袁国藩在《元代蒙人之衣着发式》中记载,罟罟冠是专属于已婚妇女的帽,高约两三尺,用柳枝或粗铁丝编结成为骨,状若“竹夫人”。
在困苦的条件下,妇女外出寻觅食物均要带罟罟冠,可见,它是当时普通蒙古妇女且是已婚妇女必戴的帽子。那时的罟罟冠并不太高,装饰性也不是很强,不戴这种头饰,她们从来不走到男人们的面前去。
不仅如此,蒙古族妇女在外人面前还必须佩戴罟罟冠,当然在一些特定场合更是如此,从当年鲁不鲁乞的记述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蒙哥汗时期许多人信奉聂思脱里教,当教士为蒙哥汗的大夫人实行洗礼时,在举行完仪式后,“天已经大亮了——她开始取下她的头饰(称为孛哈),因此我看到她光着头。于是她命令我们退出去……”
元朝以后,戴罟罟冠、穿交领织金锦袍的皇后才最为奢华、高贵。这时有爵命的蒙古族妇女才会佩戴罟罟冠,这种冠是用桦木皮或竹子、铁丝之类的材料作为骨架,从头顶伸出一个高约二三尺的柱子,柱子顶端扩大成平顶帽形,然后再用红绢、金锦或青毡包裱,上面再加饰翠花、珍珠。地位高的人更在冠顶插野鸡毛,使之飞动。戴这样高的罟罟冠坐车时需将野鸡毛拔下,交给侍女拿着。
她们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宽松肥大的,长度大多垂到脚下,衣边扫地,以至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着托起,敦煌壁画供养人形象就是这种情况。
关于佩戴罟罟冠的轶事,史料中有丰富记载。比如,元代贵族妇女因佩戴罟罟冠出入毡帐需俯身低首,且忌讳他人触摸自己头顶上的罟罟冠。另外,现在完整保留下来的罟罟冠极其稀少,由于制作材料采用柳木、竹木、织锦、彩帛等易腐朽,因而保存极其困难。
一般来说,罟罟冠为贵族已婚妇女的头饰,但也有下层官员之妇女以及异族妇女所戴者,然而形制或装饰简陋许多。在《事林广记·服用原始》有记载:“固姑,今之鞑靼、回回妇女戴之,以皮或糊纸为之,朱漆剔金为饰,若南方汉儿妇女,则不得戴之。”
说完了元朝蒙古族女性的“时尚”服饰,男子的“时尚”服饰自然紧跟其后。
夏戴笠,冬戴帽,元朝期间的蒙古人皆如此。
钹笠冠是元朝皇帝、贵族最为喜爱的。皇帝头上戴的钹笠冠,帽子尖端上不是金属纽,而是一颗巨大的珍珠,顶上还竖着长长的羽毛。据说钹笠冠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发明的,这种帽子中央较高,如同半个倒扣的鸡蛋,而且最顶上还有一个金属的尖纽,底部周围却有一圈类似遮阳帽那种平出的圆沿,远看起来就如同一只铜钹,因而被称为“钹笠冠”。
最初设计时是没有沿边的,有一次忽必烈外出狩猎时,阳光太过强烈直接照进他的眼睛,皇后琢磨良久,为了遮挡阳光便增加了帽檐。帽檐形式可有圆有方,这在元朝时期的壁画上都可以看见。
元朝贵族所戴笠帽上多少都会配有金银珠宝,从而表示地位的高贵。
冬天元代帝王均是裘皮暖帽,权贵之人也是贵重的毛皮,普通老百姓只能戴普通毛皮以及毡制的暖帽。卢浩在《西湖竹枝词》中也写道:“记郎别时风飕飕,银鼠帽子黄鼠袍。”可见暖帽材质真是多种多样。
在元代,皇帝的帽子样式是严禁被模仿的,并专门设立法律条文,警告世人,颇有一番“唯我独尊”的恢弘气势。
忽必烈
元仁宗
从罟罟冠、钹笠冠、裘皮暖帽、折角巾等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的佩戴要求中,不仅能准确反映出佩戴人的身份、地位、从事的行业等,而且还可以让后人详细了解到元朝服饰中“时尚”潮流的一角。
“时尚”真的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任何朝代都具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属性,值得我们尊重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