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网 - 服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要闻动态 | 国际资讯 | 品牌动态 | 企业信息 | 院校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服装知识 | 缝纫机械 | 服装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要闻动态 > 博湖"非遗"传承人将民族服饰推向市场
4.biz | 商业搜索

博湖"非遗"传承人将民族服饰推向市场

信息来源:iooaoo.com   时间: 2012-12-04  浏览次数:693

    11月27日,室外寒风凛冽,但走进博湖县依日木太的蒙古族手工艺品专卖店里,却是“五彩缤纷”、暖意融融。不大的店里,挂满了各种华丽的蒙古族服饰,摆在展示柜里的袖珍蒙古包、香囊等手工艺品,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精致。
    这个小店如今已成为依日木太和另外几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大的收入来源,不但让她们挣到了钱,还让她们找到了自信,在家里的地位也提高了。
    依日木太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村民。今年36岁的她,小时候常看着妈妈一针一线地刺绣。在妈妈手下,一缕丝线、几片绸缎几天后就变成一件件花团锦绣的服饰。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激发了浓厚兴趣,她开始跟妈妈学习刺绣,聪慧的她,很快就成了一个高手。
    心灵手巧的她,耳套、帽子、蒙古袍、花鞋、靴子、荷包、碗袋、飘带、摔跤服、枕套、蒙古包等,都做得精美异常。
    妈妈米代曾告诉依日木太:“刺绣嘛,当个爱好就行了,现在时髦的衣服这么多,传统的服饰不能当饭吃啦。”
    可依日木太不这么看。2008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拉着村里的5位刺绣能手,成立了乌恩奇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这5位绣娘都是蒙古族刺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特别爱好刺绣。当年大家一起凑了2万元,用来买布料、绣线等各种材料,各自在家做活,品种达到了20个。顾客来了,可挑选的商品多了,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人慕名而来上门定做。当年合作社利润就达到了12万元,每人分了2万元。
    合作社在村里办了3年,依日木太感觉到了局限性。2011年,她决定到县城去开店,并利用网络推销展示自己的纯手工蒙古族服饰及各种手工艺品。除了博湖、和硕、和静、库尔勒等地的顾客上门来购买,乌鲁木齐、伊犁乃至内蒙古的顾客在网上看到了图片后,都发出了订单。随着市场的扩大,现在跟着她做蒙古族刺绣的合作社社员已经有50户了。
    乌兰再格森乡党委书记刘苏告诉记者,乡里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把这一传统技艺转化为致富增收的金饭碗,以合作社的形式,力促民族服饰、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制作成规模化发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服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